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心,是通往"悟"的道路,我們無法略過心而"悟"。要"悟"就必須放下外在這些教導,往內走,傾聽內在的聲音,讓內在的聲音指引著我們,來到內心深處,此時我們就"悟"了。

  • 作家相片: April Zhang
    April Zhang
  • 2023年2月1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當我們迷惘,受苦,不順心時,往往會轉向宗教尋求協助,得到心靈寄託。然而,當我們開始要走向內在的旅程時,會開始對信仰動搖。


在療癒師培訓課一階,有位學員修行念經非常的多年,然而,開始對自己的信仰有些質疑和動搖。


學員: 做法會到底有沒有幫助?


我: 為什麼要做法會?


學員: 因為我覺得我需要幫助別人,這樣老天爺才會幫我,因為我靠自己沒有辦法幫助自己。


我: 所以你覺得你可以幫助到很多人,可是卻無法幫助到自己,這樣是不是很不合理?你自己只有一個人沒有辦法幫自己,但是卻可以幫很多人?


學員: 對喔,好像不合理。


我: 所以你覺得你要幫助別人老天爺才會幫你,如果你不幫助別人,老天爺就不會幫你?


學員: 對。


我: 所以老天爺有分別心?


學員: 我好像把老天爺當成權威。


我: 對,權威議題。


學員: 我以為做這些事情是讓我來世能夠解脫。


我: 為什麼要等來世呢?為什麼不這一世就解脫呢?這一世無法解脫來世真的能夠解脫嗎?


學員: 念經好不好?


我: 你為什麼要念經?


學員: 我覺得可以讓我心靜,幫助到我。


我: 任何讓你感到心安,有幫助的事情就去做。沒有好不好,你相信某件事情能夠對你有幫助,那就有幫助。如果你不相信有幫助,那就不會有幫助。


學員: 我求神佛菩薩有靈驗。


我: 甚麼是神佛菩薩?


學員: 就像釋迦摩尼。


我: 釋迦摩尼是誰?


學員: 他是一個人。


我: 那你是誰?


學員: 我也是一個人。


我: 那你跟釋迦摩尼有甚麼不一樣?


學員: 他解脫了。


我: 他有拜某神佛,靠作法會,念經外在的形式來解脫嗎?


學員: 沒有,他自悟,但是我不行。


我: 為什麼他可以,你不行?甚麼是"自悟"。


學員: 走向心裡面。


我: 對,你現在已經開始在走了。


"自悟"乃是"自己醒悟,自己悟道",我們先來看"悟"這個字,有"心","五","口"。要悟道有五個入口也就是五官,也就是五感。無論是哪一個入口,最終都是通往"心"。"心"也就是所有的答案,真理,智慧,道的所在處。略過心,永遠無法悟道,無法得到智慧,無法找到真理。


這一班的學員都有個共通點,都是走修行,宗教或是身心靈多年,走到一個瓶頸,來上課。因為,他們已經準備好要走入內心旅程,然而,過往宗教或是靈性的教導有許多的制約和框架把他們限制住了,想要往內走,又害怕放掉宗教或靈性教導。


這是非常正常的,畢竟過去宗教或是靈性教導都曾經在我們低潮時拉我們一把,幫助到我們。所以放掉這些教導很害怕那要相信甚麼,有甚麼教導可以支持我們往前走。


這些宗教靈性教導曾經幫助過我們,但是,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這些教導,制約,框架已經無法再服務我們了,只會把我們限制住。


就如同我們學會了一年級數學,一年級數學真的幫助到我們很多。我現在三年級了,不需要一年級的數學了,如果我們一直緊抓著一年級的數學,那我們就無法學更多,不是嗎?


所有來上一階課程的學員都是一腳開始踏入內在旅程,一腳還在過去宗教靈性教導裡面。某個部份的自己想要靠自己往內走,某部分的自己會害怕,緊抓著這些教導不放,內在充滿拉扯。


這是必經的過程,此時,我們要做的時,開始去檢視這些宗教靈性的教導,所有的信念,一項一項質疑:

真的是如此嗎?

如果我不這麼做會怎麼樣? 如果我不遵循真的會有報應嗎? 我一定要這麼做才能解脫呢? 這個信念教導是否讓我感到心安,還是恐懼害怕呢?


一項一項檢視,如果過去曾經幫助過我們的教導而現在已經無法幫助到我們,反而是限制我們,那麼,就放掉它。


心,是通往"悟"的道路,我們無法略過心而"悟"。要"悟"就必須放下外在這些教導,往內走,傾聽內在的聲音,讓內在的聲音指引著我們,來到內心深處,此時我們就"悟"了。


看見我們的內在大師,這就是"自悟"。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ree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答案智慧都在自己的內心深處

追隨你的心,而不是群眾。傾聽你的內在聲音,而不是別人的話語。 向你內在的神性頂禮,而不是崇拜外在的大師。 往內走,所有的答案與智慧都在你的內心深處。 Safina

 
 
 

留言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