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甚麼都不做的陪伴,所帶來的力量。

  • 作家相片: April Zhang
    April Zhang
  • 2023年2月11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一位個案,這兩三個月會突然不時的暈眩,天旋地轉,甚至會發冷。她小的時候受到嚴重的家暴,讓她覺得這個世界很不安全。沉重的家族業力在她身上讓她有很深的無力感,很絕望。家族裡的男性都有精神疾病,暴力的行為,包括她的先生。而家族的女性們都對男性感到恐懼害怕,只能選擇閉嘴屈服,不敢離開,也不敢反抗,深怕會遭到暴力相向。


一開始,她感覺脖子被掐住,她無法開口說話,她看見是家族裡的所有男性。他們覺得女人就是要閉嘴,乖乖聽話,不要反抗,要服從,犧牲奉獻,女人是卑微的。這些男性掐住她要她閉嘴,不可以表達自己,不可以反抗。


她對這些男人感到很深的憤怒以及怨恨,恨不得掐死他們。我協助她釋放對男人的恨以及憤怒。


接著我請她感覺家族的女人們,她覺得家族的女人很沒用,沒力量,很卑微,很恐懼,被男人踐踏在腳底下讓她感到憤怒。


她覺得被這些男性的能量壓制著動彈不得,被困住了,讓她感到很恐懼。我問她,為什麼無法離開?她說單親媽媽沒有力量,不會被接納,她沒有勇氣。


她也害怕一個人,很怕孤單。我問她,在婚姻中她不孤單嗎?她說也孤單,無論在哪裡都感到孤單。但是在婚姻中孤單是被眾人許可的,自己一個人的孤單是不被接納的。於是,她持續在婚姻中吞忍著,忍受所有的痛苦,也不願意離開。


為了不用獨自一個人生活的孤單,她吞忍,討好,給予,犧牲,忍耐。此時,她意識到,從小從父母身上得到的都是暴力,批判,辱罵,未曾得到過愛。為了要被別人喜歡,她就必須要表現好,做很多,不停地做。


她一直很努力地被看見被喜歡,然而,人們喜歡她的是她所做的事情,而不是她這個人。她從未因為自己的存在被喜歡,被愛過。她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她看見內在那個不被愛的小女孩,非常非常的渺小,大概只有十公分,黑黑的,縮在那邊。小女孩傷痕纍纍,全身都是傷,很害怕,很恐懼。我問是誰傷害她了,她說是媽媽,媽媽對她諸多的批判,批評,侮辱,讓她覺得自己很糟糕,很沒用,沒自信。


看到那個小女孩,她很心疼也很難過。她擁抱了小女孩,然而,小女孩心死了,在她的懷裡面無表情。


她說媽媽常常說你這樣沒有人會要妳。從小到大聽到媽媽對她重複說: 沒有人會要妳,這句話成了詛咒,而她也相信了,非常害怕沒有人要,找不到喜歡的人結婚,於是,就隨便嫁給了一個有暴力傾向有精神疾病的男人,過著很痛苦的生活。


內在也因為相信沒有人要,所以她需要更努力,表現好,做很多,一直做,一直給予,一直做,才會有人"要",最後失去了自己。


她活出了媽媽的詛咒。


她看見那個一直做,一直給予,停不下來的自己,那個自己很忙,很疲憊,很不快樂,然而,卻不敢停,怕停下來就沒有人要。


我請那個自己停下來,不用一直做,一直給予,停下來休息,甚麼都不做。那個自己停下來了,在發呆,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跟她說沒有關係,她可以發呆甚麼都不做。我也請她靜靜地坐在旁邊陪伴那個自己發呆。


此時,她意識到她從來沒有停下來甚麼都不做,從來沒有發呆過,因為覺得總是需要做些甚麼。這樣的發呆,讓她感到很放鬆,原來,她可以不用一直討好別人,原來,她可以不用一直做,原來,她可以不用一直這麼努力,原來,她可以甚麼都不做。


此時,她也意識到,這幾個月來的暈眩,就是在告訴她,她一直做,一直忙碌,一直在原地打轉,轉圈圈,沒有停下來。身體透過暈眩強迫她放慢腳步,強迫她放下手邊的事物,停下來陪伴自己。


整個人漸漸放鬆下來,此時,原來很渺小的小女孩跑過來,小女孩變大了一點。小女孩跟她說:


甚麼都不做的陪伴,就是無條件的愛。


她聽了,感動得哭了起來。她可以甚麼都不做,無須刻意表現好,無須討好別人來得到愛。她可以就這樣存在著,甚麼都不做,就這樣陪伴著自己。


她感受到這樣的陪伴,這樣的存在,有一股很深很溫暖,愛的能量自內在湧出。這股愛的能量給她帶來了力量。


小女孩說:


這就是甚麼都不做的陪伴,所帶來的力量。


小女孩繼續說:


一直以來,妳都一直在做,一直覺得需要做些甚麼,不然就沒有生產力,沒有用,不會被喜歡,不會被肯定。然而,妳只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所以總是處在體力透支的狀態。甚麼都不做,就是存在著,就是陪伴著自己,這才能帶給妳真正的力量。


小女孩說:


幸福與愛無法向外渴求,必須是從內在升起的。


她感受到內在對自己的那份愛,以及力量,這讓她非常非常的感動。她感到很寧靜,很平靜,很安心。


我請她帶著這份愛與力量走入學校裡(她是學校的教職員),她說她不需要刻意做甚麼,她只是這樣的存在著,身邊的人感受到這股能量,自然就感到平靜。而學生們感受到這個能量,變得不是那麼躁動,衝突,反而鬆開了,可以自在地做自己。


我請她帶著這份愛與力量走入人群中,她不再害怕人們,人們感受到她存在的能量,也自然而然的靜下來了。


原來,她可以甚麼都不做,就是存在著,她的存在,可以影響很多人。


接著,我請她這著這份愛與力量來到兒子身邊,她感覺得兒子似乎有點抗拒她,不讓她靠近。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她覺得好像需要為兒子做些甚麼,因為身為媽媽,好像需要做些甚麼才是好媽媽。這讓兒子感受到壓力。


我請她甚麼都不做,放下當個好媽媽的期待,就是存在著,甚麼都不做的陪伴著兒子。因為甚麼都不做,就只是陪伴著,兒子不再抗拒她,很開心很自在地在玩耍。


此時,她才意識到,在兒子身邊她也很忙,好像要為孩子做些甚麼,沒有真正停下來陪伴。然而,孩子不需要她為他做些甚麼,孩子只是需要她的陪伴而已。


這樣甚麼都不做的陪伴,縮短她和兒子之間的距離,她也可以感受到母子之間的連結。


接著我請她帶著這份愛與力量來到婚姻中,她走入家裡,一片空白。她說她不想面對她的婚姻,她甚麼都不想做。我跟她說,那就甚麼都不做,坐下來放空。


她坐下來了。她感覺家裡有很多黑黑的負能量。小女孩跟她說這是些黑黑的能量都是沉重的家族業力,能量正在幫助她清理,她無需做甚麼,只需要存在著,能量自動在清理。


她感覺這些黑黑的能量開始散開,慢慢的離開家裡這個空間,直到完全消失為止。整個空間變得明亮,很舒服,很舒適。


小女孩說:


不要害怕沒人要,不要向外渴求愛,不要向外討愛。無須刻意做甚麼,妳只要存在著,適合這個空間的人自然回來到妳的身邊。


小女孩讓她看見兒子小嬰兒的畫面,小女孩說:


妳看看小嬰兒,他有刻意需要做甚麼嗎?他有需要努力表現好,有需要犧牲奉獻,有需要做很多事情才能得到愛嗎?有人會期望小嬰兒要表現好,要做很多事情嗎?沒有,是嗎?小嬰兒甚至不會說話表達自己。然而,他的存在就是完美的,如同小天使般,他只需要單純的存在著,自然就有人照顧他。


小女孩繼續說:


當妳迷失時,回來看看小嬰兒,感受小嬰兒的存在。就是如此,一切歸零,無須表現好,無須刻意做甚麼,就是存在著。


跟小嬰兒學習甚麼都不做,就是單純的存在著。


甚麼都不做的陪伴,就是無條件的愛。


甚麼都不做的陪伴,帶來了力量。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ree

 
 
 

留言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