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當我們再次將重獲自由的自己帶回心中後,我們,就回到家了。回到那個安全,被愛著,被守護著的家。

  • 作家相片: April Zhang
    April Zhang
  • 2023年2月1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家,本應該是個避風港,能夠保護孩子遠離外在的危險。然而,很多時候,家,反而是個危險不安全的地方。


家,如果充滿了衝突,爭吵,拉扯,甚至暴力,那麼,一個孩子在這個家裡就無法感到安心。他必須時時刻刻小心翼翼,深怕說錯話,一個小動作,做錯事情,就會被指責或是招來一頓打罵。


這個家,對孩子來說,不是個安全的地方。沒有人保護他免於受傷害,甚至,這個孩子還必須要保護另一個受到傷害的家人。


委屈,難過,受傷時,沒有人安慰,沒有人將這個孩子擁入懷裡。此時,孩子只能擦拭自己的眼淚,忍著傷痛,躲在黑暗中獨自一人。


沒有人安慰,沒有人支持,沒有人保護,這個孩子,只能堅強,自己保護自己。為了要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受傷,他只能不斷的築牆。牆,越築越厚,越堅固,甚至,在牆外設了尖銳的屏障,不讓任何人靠近,不讓任何人有機會傷害那個孩子。


最後,那個孩子被關在牆裡,獨自一人,孤零零地在黑暗中,啜泣著。


孩子,一直以來,只能靠自己。等他長大了,變得很堅強,獨自一人面對所有的困境,難關。他不允許自己脆弱,不允許自己軟弱,不允許自己失控。他,必須堅強的活下去。


然而,堅強的外表,內在有個非常脆弱受傷的孩子躲在牆裡黑暗中。


那道牆如此的厚重堅固,不讓任何人有機會走入,不讓任何人有機會傷害自己。堅固到,門都緊閉堵死了,連自己都進不去了。


為了不再感受,不再痛苦,我們把傷痛埋葬在深處,把感覺切斷。因為,感覺不到,就不會痛。然而,感覺不到痛苦,也感受不到愛。


心,關起來了。那個孩子被遺忘了。過去,被遺忘了。


然而,再堅固的堡壘,久了,還是會有裂痕。過去的痛苦創傷,開始一點一滴地從裂縫中滲出。內在小孩微弱的求救聲也從裂縫中傳出。這些過去的痛苦不時的浮出,干擾著我們的生活,影響著我們的工作以及各種關係,不時的把我們往回拉,不讓我們往前走。


就這樣,我們被困在原地,生命,卡住了。


直到,我們開始往內走,找尋那個微弱的求救聲,追尋著聲音,打開堡壘的門,找到那個被囚禁在黑暗深處的孩子,療癒所有的創傷以及傷痛。


當那個孩子被看見,被療癒了,不再痛苦了,自然就會走黑暗中。此時,堡壘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自然就會瓦解。


沒有堡壘了,不再被囚禁了,自由了。


當我們再次將重獲自由的自己帶回心中後,我們,就回到家了。回到那個安全,被愛著,被守護著的家。

回家了。


家,就在我們的心中。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ree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當有不舒服的感受時,問問自己怎麼了

當內在有不舒服的感受升起,不去壓抑它,漠視它,或是告訴自己要轉念,不要想太多。 問問自己,怎麼了,為什麼有不舒服的感受,有什麼委屈在? 這些感受,往往是內在的提醒,告訴我們該如何善待自己。 Safina

 
 
 
懂事的小孩,也需要關注與愛

懂事的孩子總是把事情做好,不需要大人操心,但是,也是往往被忽略的那個孩子。 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因為體貼大人的辛苦,怕造成大人的困擾與麻煩,而不敢要求。 乖巧聽話的孩子,也需要關注與愛。 Safina

 
 
 

留言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