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關於情緒勒索

  • 作家相片: April Zhang
    April Zhang
  • 2023年2月1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1月20日



我們會對身邊的人情緒勒索是因為我們未曾從原生家庭中得到愛與支持,內在的匱乏以及對愛的渴望,讓我們不自主地用"以愛為名"的方式來對身邊的人情緒勒索,討愛。




情緒勒索常見的方式:


權威恐嚇壓制: "你不乖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你再這樣,我就離開你","你再這樣,我就生氣。"... 利用權威恐嚇壓制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害怕,不敢拒絕,不敢反抗,於是聽話服從照做。


如果我們因此而被身邊的人情緒勒索,那麼,我們就必須要療癒關於權威的議題。清理釋放了對權威的恐懼,內在沒有了這些恐懼,自然就不會被情緒勒索。


利誘操控: "如果你聽話,以後財產都是你的","如果你為我們添丁,我就會給你(各種好處),"如果你表現好,考好成績,你就會得到...","如果你想要升遷,那麼你就照我的話做"...利用福利,好處來利誘操控身邊的人照他的話做。


如果我們因此而被身邊的人情緒勒索,那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極大的不信任,不相信自己可以,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必須要靠別人,於是,我們將力量交給別人,讓別人操控我們。此時,我們需要療癒自我價值的議題,當我們開始相信自己後,自然就不會被情緒勒索了。


罪惡感: "都是你的錯","都是你害的","如果不是你,就不會這樣","千錯萬錯都是你的錯"... 透過指責,責怪要身邊的人為自己的不幸負責,讓對方感到愧疚,罪惡感,來照他的話做。


如果我們因此而被身邊的人情緒勒索,那是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指責責怪,於是,我們總是先檢討自己,責怪自己,覺得自己要為別人的快樂與否負責。此時,我們要療癒內在深處的罪惡感,愧疚的議題,當內在不再有罪惡感,愧疚後,自然就不會被情緒勒索了。


以死,傷害自己,生病威脅: "你不愛我,我就死給你看","我不想活了"或是常常抱怨身體哪裡疼痛不舒服,來得到身邊的人關注與愛,要對方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來滿足他的需求。


如果我們因此而被身邊的人情緒勒索,那是因為我們把對方背在身上了,覺得自己要為對方的生命負責。然而,這個包袱是如此的沉重,讓我們無法往前走。此時,我們要看看為什麼要把對方背在身上,為什麼要為對方的人生負責,為什麼無法允許對方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當我們不再把對方背在身上時,自然就不會被情緒勒索了。


情緒勒索者與被勒索者內在狀態都是相同,內在愛的匱乏。情緒勒索者透過奪取勒索來得到愛,填補內在的匱乏。被勒索者透過給予付出,來換取對方的愛。有的時候,我們是被勒索者,換個對象,我們可能就變成情緒勒索者。



兩者,都是在討愛,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



情緒勒索源自於原生家庭。我們必須先付出,表現好,乖,聽話,才能得到愛。然而,這樣的愛,是有條件的。如果,我們從小就被長輩情緒勒索,那麼,這樣的情緒勒索會延伸到學校,社會,工作,婚姻。


不再被情緒勒索,或是不再對別人情緒勒索,就必須療癒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療癒我們的內在小孩,當內在小孩感受到我們無條件的愛時,內在不再匱乏,自然就無需向外討愛。




所有以愛為名的情緒勒索都不是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是自由的,流動的,自在的,舒服的。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ree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當有不舒服的感受時,問問自己怎麼了

當內在有不舒服的感受升起,不去壓抑它,漠視它,或是告訴自己要轉念,不要想太多。 問問自己,怎麼了,為什麼有不舒服的感受,有什麼委屈在? 這些感受,往往是內在的提醒,告訴我們該如何善待自己。 Safina

 
 
 
懂事的小孩,也需要關注與愛

懂事的孩子總是把事情做好,不需要大人操心,但是,也是往往被忽略的那個孩子。 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因為體貼大人的辛苦,怕造成大人的困擾與麻煩,而不敢要求。 乖巧聽話的孩子,也需要關注與愛。 Safina

 
 
 

留言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