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關於遺傳疾病

  • 作家相片: April Zhang
    April Zhang
  • 2023年2月1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當家族裡的人們患有相同的疾病時,醫學往往會說這是基因遺傳,如果父母患有某種疾病,那麼,孩子患有相同疾病的機率就很高。


然而,將患有疾病的主因歸咎於基因,往往讓我們感到無力,無法改變甚麼,只能飽受病痛之苦。


真的是如此嗎?患有家族疾病真的不能做些什麼嗎?讓我們從心因性來談論遺傳疾病:


👨‍👩‍👧相同的行為模式


譬如,父母為了不傷和氣,選擇慣性隱忍,忍氣吞聲,那就很容易患有腸胃疾病。如果父母也是用同樣的方式教導孩子,孩子也學會了忍耐吞忍,於是,就跟父母同樣患有腸胃疾病。


👨‍👩‍👧家族業力


譬如,一位母親罹患乳癌,源自於她從她的母親身上未曾得到愛,甚至遭受到批評,拒絕,虐待等負面對待,她就無從得知何謂是"愛",同時,她也會用同樣的負面方式對待自己,無法愛自己。


因為她無法真正愛自己,當她有女兒時,也無法真正愛女兒,也不知道該如何愛女兒,只能用她所知的方式也就是上一代的方式來對待女兒。此時,女兒也同樣被母親拒絕,批評,傷害,那麼,很有可能也跟母親一樣罹患乳癌。


👨‍👩‍👧替父母分攤病痛


這種情形特別會發生在敏感的孩子身上。當父母在受苦不快樂,特別是父母受病痛之苦時,孩子感同身受,捨不得父母受苦,在潛意識下,會不自覺得想要替父母分攤所受的苦或是病痛,於是,就罹患與父母同樣的病痛。


👨‍👩‍👧得到認同


孩子往往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同,會想要模仿父母,於是在行為思考模式甚至喜好上,都會想要跟父母一樣,來得到父母認同。如果還是無法得到父母認同時,或者是在家族裡被排斥,孩子在潛意識下會走向極端的方式來得到父母的認同: 和父母罹患同樣的疾病,來證明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是和父母一樣的。


要從所謂的"遺傳疾病"中康復,就必須先覺察到罹患此疾病背後真正的原因,找到問題源頭,療癒問題源頭後,就無需和父母罹患同樣的疾病,自然就能夠從"遺傳疾病"中康復。


當我們從"遺傳疾病"中康復,跳脫出來後,自然,就不會把"遺傳疾病"傳給下一代。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ree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當有不舒服的感受時,問問自己怎麼了

當內在有不舒服的感受升起,不去壓抑它,漠視它,或是告訴自己要轉念,不要想太多。 問問自己,怎麼了,為什麼有不舒服的感受,有什麼委屈在? 這些感受,往往是內在的提醒,告訴我們該如何善待自己。 Safina

 
 
 
懂事的小孩,也需要關注與愛

懂事的孩子總是把事情做好,不需要大人操心,但是,也是往往被忽略的那個孩子。 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因為體貼大人的辛苦,怕造成大人的困擾與麻煩,而不敢要求。 乖巧聽話的孩子,也需要關注與愛。 Safina

 
 
 

留言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