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把自己找回來
- April Zhang
- 3月2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們剛出生時,是處於覺醒的狀態。我們很清楚自己的感受,喜歡甚麼,不喜歡甚麼,甚麼會讓我們開心,甚麼會讓我們不舒服。
看看小嬰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睡覺就睡覺。他是全然的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活在當下每一刻。
然而,父母師長社會開始灌輸我們價值觀,許多應該不應該,可以不可以,信念,規定,教條等。
這些來自於父母師長社會的信念想法塞滿了我們的頭腦,完全沒有空間讓我們去思考,感受,消化。
當我們有需求時,往往被忽略漠視,有感受時被否定,有自己的想法時被打壓指責。
每當有自己的需求,感受或想法就被否定打壓,甚至指責或被處罰時,我們學到,有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是不對的,不安全的,會遭來打罵。
漸漸地,我們放棄了自己所有的感受,需求,想法。乖乖地聽話照做,才會被認可喜歡,才是安全的。
然而,我們不知道自己喜歡甚麼,不喜歡甚麼,不知道自己想要甚麼,不想要甚麼,不知道自己有甚麼感受,需求。
我們很茫然,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
因此,活著的每一天,都只是在隨波逐流,跟隨著大眾的腳步,不知道要去哪,不知道為什麼活著,也不知道自己在哪裡。
如果,我們不想要在這樣日復一日地活著,想要走出自己的路,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我們就必須要先把自己找回來。
那我們該怎麼把自己找回來?
首先,我們必須開始質疑所有腦中被灌輸的觀念,信念,教條,標籤,所有的應該不應該,一一質疑它們,將所有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從腦中清除釋放後,才有空間容納自己的東西。
所有的"不是我"都需要被清除。
當我們頭腦有空間時,我們需要重新學習關於自己。
我們可以開始練習把所有不喜歡的人事物,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或討厭的人事物,不喜歡吃的食物等列出來。
我們必須先學會指認我們不喜歡甚麼,討厭甚麼甚麼,才能真正看到我們喜歡甚麼,甚麼讓我們開心,甚麼讓我們感到舒服。
這是個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
此時,當我們的需求,感受,想法被我們允許接納時,我們會感到安心。
當我們感到安心時,不再害怕呈現真實的自己時,那麼,我們就把自己找回來了。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