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
- April Zhang
- 2023年2月2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當我們想要符合別人的期望,達到別人的標準,滿足別人的需求或是想要跟大家都一樣時,往往讓我們感到壓力,焦慮,緊張,不安。
因為我們會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無法讓別人滿意,符合別人的期望,就會被批評,被指責或是不被喜歡。
於是,我們時時提醒自己要做好,督促自己要上進,鞭策自己要努力,逼迫自己要完美。
我們總是覺得有很多眼睛在看著我們,檢視著我們,看我們有沒有做好,有沒有犯錯,有沒有達到標準。
別人的眼光落在我們身上,別人的看法制約著我們,讓我們感到緊張,焦慮,深怕哪裡做不好,哪裡沒有讓別人滿意,哪裡會犯錯。
這讓我們感到窒息,無法好好地呼吸。
在身體層面上,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濕疹,蕁麻疹,皮膚炎等),胃痛,胃酸,拉肚子,胸悶,失眠等身體的不適。
背負著別人的期望,造成肩頸長期僵硬痠痛。
焦慮,也會讓我們有不自主的行為,如咬指甲,來回踱步,抓皮膚,拔頭髮。
但是,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在意別人的眼光,想要努力活出別人的期望?
如果,小的時候,我們總是被父母比較,批評,否定,那麼,我們內在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不夠棒,所以才會被父母否定,才不被父母喜愛。
於是,從小,我們就努力的表現好,或是做很多事情,來得到父母的肯定與看見。
如果,還是沒有被父母肯定與看見,我們就會不自覺的一直在外在尋求被看見,被肯定。
然而,我們永遠無法達到別人的標準,永遠活出別人的期望,因為,那是別人內在的投射,別人的看法與眼光。
那不是真正的我們。
我們永遠無法成為別人,我們只能成為自己。
當我們不再證明自己夠好,不再活出別人的期望,不再在乎別人的眼光時,那麼,我們就無需勉強自己努力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是不擅長的事物。
此時,我們不再尋求肯定與看見時,別人的看法已經無法影響我們了,那麼,我們就能夠做自己,活出自己,做熱愛的事情。
當我們能夠做自己活出自己時,我們會感到自在,輕鬆,流動,能夠好好地呼吸。
焦慮,自然就消失了。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