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焦慮

  • 作家相片: April Zhang
    April Zhang
  • 2023年2月2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當我們想要符合別人的期望,達到別人的標準,滿足別人的需求或是想要跟大家都一樣時,往往讓我們感到壓力,焦慮,緊張,不安。


因為我們會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無法讓別人滿意,符合別人的期望,就會被批評,被指責或是不被喜歡。


於是,我們時時提醒自己要做好,督促自己要上進,鞭策自己要努力,逼迫自己要完美。


我們總是覺得有很多眼睛在看著我們,檢視著我們,看我們有沒有做好,有沒有犯錯,有沒有達到標準。


別人的眼光落在我們身上,別人的看法制約著我們,讓我們感到緊張,焦慮,深怕哪裡做不好,哪裡沒有讓別人滿意,哪裡會犯錯。


這讓我們感到窒息,無法好好地呼吸。


在身體層面上,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濕疹,蕁麻疹,皮膚炎等),胃痛,胃酸,拉肚子,胸悶,失眠等身體的不適。


背負著別人的期望,造成肩頸長期僵硬痠痛。


焦慮,也會讓我們有不自主的行為,如咬指甲,來回踱步,抓皮膚,拔頭髮。


但是,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在意別人的眼光,想要努力活出別人的期望?


如果,小的時候,我們總是被父母比較,批評,否定,那麼,我們內在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不夠棒,所以才會被父母否定,才不被父母喜愛。


於是,從小,我們就努力的表現好,或是做很多事情,來得到父母的肯定與看見。


如果,還是沒有被父母肯定與看見,我們就會不自覺的一直在外在尋求被看見,被肯定。


然而,我們永遠無法達到別人的標準,永遠活出別人的期望,因為,那是別人內在的投射,別人的看法與眼光。


那不是真正的我們。


我們永遠無法成為別人,我們只能成為自己。


當我們不再證明自己夠好,不再活出別人的期望,不再在乎別人的眼光時,那麼,我們就無需勉強自己努力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是不擅長的事物。


此時,我們不再尋求肯定與看見時,別人的看法已經無法影響我們了,那麼,我們就能夠做自己,活出自己,做熱愛的事情。


當我們能夠做自己活出自己時,我們會感到自在,輕鬆,流動,能夠好好地呼吸。


焦慮,自然就消失了。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ree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當有不舒服的感受時,問問自己怎麼了

當內在有不舒服的感受升起,不去壓抑它,漠視它,或是告訴自己要轉念,不要想太多。 問問自己,怎麼了,為什麼有不舒服的感受,有什麼委屈在? 這些感受,往往是內在的提醒,告訴我們該如何善待自己。 Safina

 
 
 
懂事的小孩,也需要關注與愛

懂事的孩子總是把事情做好,不需要大人操心,但是,也是往往被忽略的那個孩子。 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因為體貼大人的辛苦,怕造成大人的困擾與麻煩,而不敢要求。 乖巧聽話的孩子,也需要關注與愛。 Safina

 
 
 

留言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