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害怕犯錯

  • 作家相片: Liz Wang
    Liz Wang
  • 2024年4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4年5月8日



我們往往很害怕犯錯,於是,我們總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深怕一個不注意,就犯錯。



然而,這會讓我們總是很緊張,很焦慮,無法放鬆,總是顧前顧後,無法享受生命。


那是源自於,童年時期,我們只要犯錯,就會招來批評,指責,甚至打罵。


於是,我們學到,犯錯是不對的,會惹大人生氣。犯錯,是危險的,可能會遭來打罵。犯錯,是不好的,因為會得不到大人的愛。



然而,甚麼是錯,甚麼是對呢?



會發現,在童年時期,所謂對錯端看大人的心情。大人心情好時,甚麼都是可以的,大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即使甚麼都沒做也會被罵。


每個人的標準不一,對錯的看法也不同。那到底甚麼是對?甚麼是錯呢?


大人用打罵管教小孩,是對是錯呢?那小孩打另一個小孩是對是錯呢?大人罵小孩是對是錯呢?那小孩罵人又是對是錯呢?



會發現,關於對錯有很多雙重的標準。



生命中的對錯,就如同黑白般明顯。然而,生命不是只有黑與白,還有灰色和很多色彩。


生命中沒有所謂的對錯,而是,行為本身背後真正的動機是甚麼,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


往往,很多負面行為(如,叛逆)背後有很多委屈沒有被看見。而很多的所謂正面行為(如,乖巧)的背後,也有很多的委屈沒被看見。


我們必須不斷的嘗試,體驗,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才知道,甚麼才是真正的自己。


透過錯誤,我們才知道甚麼是"我不想要的","我不喜歡的","不是我"。進而找到這些"不",我們才能找到"是"。

看似錯誤的發生,都是在幫我們導向真實的自己。



圖片的翻譯:


"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兩次。

有太多新的錯誤可以犯...

不如每天嘗試一個新的!"




ree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當有不舒服的感受時,問問自己怎麼了

當內在有不舒服的感受升起,不去壓抑它,漠視它,或是告訴自己要轉念,不要想太多。 問問自己,怎麼了,為什麼有不舒服的感受,有什麼委屈在? 這些感受,往往是內在的提醒,告訴我們該如何善待自己。 Safina

 
 
 
懂事的小孩,也需要關注與愛

懂事的孩子總是把事情做好,不需要大人操心,但是,也是往往被忽略的那個孩子。 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因為體貼大人的辛苦,怕造成大人的困擾與麻煩,而不敢要求。 乖巧聽話的孩子,也需要關注與愛。 Safina

 
 
 

留言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