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先理解,再溝通

  • 作家相片: Jaline Chiu
    Jaline Chiu
  • 2023年8月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今天在整理行李準備晚上搭飛機前往加拿大。兒子帶了兩個背包,裡面裝滿了他的填充娃娃。接著他又拿了兩個娃娃要裝進行李箱,我和老公還有女兒努力說服他他已經帶很多娃娃了,不需要再多帶了,而且行李箱也都滿了。


大家一直說服他,但是他堅持要帶。瞬間,我覺察到,我們都在以空間和實際層面來說服他,但是,沒有人問過他的感受啊,他的感覺也很重要啊,也需要被聽見。


於是,我跟老公和女兒說我來處理。


我: (蹲下來) 你很想要帶所有的娃娃去對不對?

兒子: (點點頭)對。(因為被聽見了,眼淚瞬間流了下來)

我: 為什麼想要帶所有的娃娃去?

兒子: 因為我無法做選擇,每個我都很喜歡。

我: 那我們來想一下辦法,如果真的有空間,我們就全部帶,如果沒有空間,那可能就真的需要作選擇。

兒子: (點點頭)好。

我們重新調整他的背包,最後可以塞下所有的娃娃,只剩下一個,重新調整一下行李箱就塞進去了。

兒子: (破涕為笑) 太好了,這樣對每個娃娃都公平,大家都可以一起去加拿大。


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


孩子的感受也很重要,我們往往用大人的角度來說服孩子。然而,對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他無法理解,他只是無法捨棄他的娃娃們。


一開始,他的感受並沒有被聽見被理解,於是,他堅持他的,我們堅持我們的。最後很可能他就是被迫要放棄,聽從我們的照做。然而,在這個狀況下,他只會學到: 他年紀最小,所以感受不重要,需求不重要。大人的感受和需求都比他重要。


在這個過程裡,他的感受被聽見了,被理解了,他也理解如果真的無法裝得下,他就得做取捨。雖然最後全部都可以帶走,但是如果真的必須做取捨時,是他被聽見理解後而做出的選擇,不是被迫放棄。


他是個很堅持的孩子(其實這是好事,雖然這其中可能會有爭執衝突),但是我發現如果他的感受並沒有被聽見,一昧地被要求聽話照做時,他會堅持到底,那我們可能就會起衝突。但是如果他的感受被聽見時,他就會願意和我們一起找個解決的方法。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何嘗不是如此,如果雙方的感受都沒有被聽見被理解,那麼,往往只能犧牲掉一方來配合另一方,那不是個平衡的關係。


當雙方的感受被聽見被理解後,自然就會願意找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此時,任何一方都不用被犧牲或是放棄自己的需求。


這樣的溝通是流動的,雙方都是舒服的狀態達成協議。


PS 要聽見理解別人的感受,必須先能夠聽見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的理解別人。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ree

 
 
 

留言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