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內在小孩討愛的方式

  • 作家相片: Jaline Chiu
    Jaline Chiu
  • 2023年6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當一個孩子未曾從父母身上得到全然的愛時,他會不斷的透過各種方式來獲得愛。即使成年後,還是會無意識地透過這些方式來討愛。


聽話乖巧貼心

大人們,都喜歡聽話乖巧貼心的孩子。成為聽話乖巧貼心的孩子會得到讚賞喜愛。然而,付出的代價是一再的失去真實的自己。


滿足別人的需求

透過滿足別人的需求,來得到稱讚,得到肯定。然而,付出的代價是不斷的漠視忽略自己的需求。


過度付出犧牲

如果不斷的被父母批評否定,忽略漠視,內心會覺得自己存在沒有價值,於是,必須要付出,要給予,要犧牲來換取愛,唯有如此,才有存在的價值。然而,付出的代價是把自己犧牲掉了

被需要

因為覺得自己存在沒有價值,唯有被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有存在的價值。害怕不被需要,一不被需要就覺得沒有價值,被需要上癮症。然而,付出的代價是放棄為自己而活。


不斷的拿取,奪取

因為得不愛,內在匱乏,於是,會渴望別人身上拿取討取物質金錢,透過物質金錢來證明對方是愛自己的。然而,這個匱乏是無底洞,再多的金錢物質都無法填補對愛的匱乏。


叛逆,負面行為

如果一再的被父母忽略漠視,沒被看見,那麼,可能會透過負面行為被看見。因為只有透過負面行為才能得到關注,即使此時的關注是負面的(憤怒,打罵,懲罰),至少,有得到關注,有被看見。然而,不斷的透過負面行為來討愛,最後,賠上的是自己的人生。


傷害自己的身體

如果,無論怎麼做都得不到父母的愛,那麼,會透過傷害自己的身體來得到父母的憐憫,關注。雖然傷害自己的身體,疼痛的是自己,但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得到父母的關心關注是值得的。然而,付出的代價是身體上的疼痛,內心的痛苦。


病痛

如果父母偏心,或長期忽略自己,那麼,可能會透過生病來被照顧,被關懷。因為,只有這個時候,父母是獨屬於自己的,父母的專注力都在自己的身上。有只有這個時候,感受到一絲絲的愛。然而,付出的代價就是體弱多病。


有成就,表現好

因為沒有得到全然的愛,內心深處會覺得一定是自己不夠好,才無法得到父母的愛。於是,會不斷的透過好的表現,成績優秀,在事業上有成就,讓父母感到驕傲,光榮,有面子,來得到父母的肯定與看見。然而,付出的代價是不斷地追求外在的成功,而無法真正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


當一個孩子不被愛時,內在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所以才得不到愛。同時,也會覺得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必須要不斷的努力,付出,給予,來證明自己是有存在的價值,是值得被愛。


然而,這樣的人生很辛苦,無奈,痛苦,一輩子都在為別人而活,一再一再地失去自己。


唯有療癒童年的創傷,把每個失去的自己找回來,療癒每個受傷的自己,把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回來。


當我們的內在小孩感受到被愛了,有存在的價值,自然就不會再不斷地用各種方式來討愛。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ree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當有不舒服的感受時,問問自己怎麼了

當內在有不舒服的感受升起,不去壓抑它,漠視它,或是告訴自己要轉念,不要想太多。 問問自己,怎麼了,為什麼有不舒服的感受,有什麼委屈在? 這些感受,往往是內在的提醒,告訴我們該如何善待自己。 Safina

 
 
 
懂事的小孩,也需要關注與愛

懂事的孩子總是把事情做好,不需要大人操心,但是,也是往往被忽略的那個孩子。 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因為體貼大人的辛苦,怕造成大人的困擾與麻煩,而不敢要求。 乖巧聽話的孩子,也需要關注與愛。 Safina

 
 
 

留言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