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都蘭.月光小棧
- Liz Wang
- 2024年1月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4年5月8日
一直以來很喜歡原住民文化,年輕時,常常四處拜訪部落,也很喜歡閱讀原住民的文學作品。
三年前在台東都蘭度假時,拜訪了月光小棧。當時,和月光小棧的老闆聊了很久,學到了很多。
老闆是二十年前搬到都蘭生活,和當地部落交流,漸漸地,被部落接納,成為他們的一份子。舉凡慶典,儀式,豐年祭都會參與,也擔任部落行政工作,自己的孩子也學習阿美族語。
我們聊了很多關於古老智慧的失傳,外來文化的衝擊,離開部落到外地生活年輕人的適應,價值觀,泛靈觀念,閩南人與原住民文化思想差異帶來的衝突,外地人適應問題...
身為閩南人在都蘭部落生根了二十年,成為部落的一份子,聊到他剛開始適應上的困難(大部份是在大自然生活方面),思考模式和價值觀的差異。而現在的他,在部落生活了多年,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兩邊(原住民和閩南人)文化價值觀思考模式等差異所帶來的衝擊。
他說原住民與大地的連結很深,是大自然的守護者。與閩南人人定勝天觀念不同,環境破壞,過度砍伐等,他們是和大地共存。原住民與大自然相依共存,與天地合一,順應著大自然的節奏生活。然而,外地人不瞭解大自然的運作,一廂情願地做任何是"對大家最好"的破壞,造成土石的流失。
他也跟我提到部落的架構,律法,互助等模式,與閩南人的運作方式是非常的不一樣。於是,當部落年輕人離開部落到外地工作外就會產生很多的衝突與拉扯。
一方面,大家對原住民文化的刻板印象,也造成了不少隔閡。政府在給予原住民補助,卻無法消融這樣的隔閡,差異以及岐視。也許我們是否能夠真正深入了解原住民文化,傳統,價值觀等,而不是一昧的在做"我們"認為"對原住民最好的事情"?從尊重原住民文化傳統下手是否會更恰當?(這段是我自己的看法)
我擔憂地說老一輩離開後,是否很多傳統以及古老智慧在流失?他說這是必然的,但是可以思考年輕一輩如何用創新的模式來保留傳統,我覺得這是個很棒的方向。成為兩邊文化橋樑的他說: 我不知道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對部落的未來是好,還是不好,很難從單方面去思考,未來的走向很難說。
這讓我想到,很久以前,南美為了商業,文明,進步,而在亞馬遜河開墾了一條公路橫貫東西。他們認為這會為部落帶來了很多商機,金錢,文明,然而,卻帶來了毒品,槍枝,嫖妓等外來的影響,為叢林裡的部落帶來巨大的衝擊以及影響。
我們總是認為我們在幫少數民族,原住民,但是,真的是如此嗎?我們是真的在幫他們走向文明進步,還是走向傳統以及古老智慧的消失呢?誰才是真正的有智慧?誰才是真正的文明?
真的很開心和老闆深談這麼多,讓我了解更多。他也很謝謝我願意聽他說,因為不是很多人能夠聽得下去。離去前,我跟他說他應該把這些故事寫下來,讓更多人從"尊重"的角度上去了解原住民文化。
經過一番深度談話後,再次看著大海,山巒,雲層,大地,有了更敬畏同時更親近的感受。
照片是從月光小棧看出去的景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