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回自己的個案
- Liz Wang
- 2024年2月26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2024年5月8日
我: 今天想療癒甚麼樣的問題?
個案: 我不知道我是誰,我想找回自己。
原來,個案從小到大,都是個聽話,乖巧,忍氣吞聲,委屈自己的人。她出生在對宗教很虔誠的家庭,她的童年每個周末都在道場上課修行,父母也在道場做義工。
母親拿宗教的教條制約她,該怎麼生活,該怎麼行為,該怎麼思考。甚至連該怎麼睡覺,譬如睡覺不可以側睡,嘴巴不可以張開,雙腿不可以張開等規定來制約她。
母親不斷的掌控她,控制她,要她聽話,照做,不能有自己的意見,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從的話媽媽就會生氣,批評,指責,用宗教道德來綁架她。
她就這樣在母親和宗教的壓制下長大,讓她很窒息,無法做自己。
為了逃離原生家庭,她嫁給了和她同一個宗教的男人。本以為,遵從宗教的教導,對方應該是善良,慈悲,貼心的好伴侶。
沒想到,她嫁給了和媽媽一樣的男人。對她控制,掌控,批評,指責,羞辱,讓她的自信心低落,毫無自我價值。動不動就會用言語羞辱她和孩子們,甚至會打小孩。先生的經濟狀況不錯,卻對她和孩子們很小氣,東西壞了也不願意花錢換,甚至,還數度讓孩子挨餓沒有吃東西。
先生在家時不時就發脾氣,打小孩,辱罵嘲諷他們,欺負他們,讓她和孩子每天過得戰戰兢兢,得看先生的臉色過活。
對於先生的態度,她不敢反抗,不敢說話,不敢拒絕,只能忍氣吞聲,退讓,委屈自己,不斷地配合先生,聽話,順從,先生說甚麼就做甚麼,不敢忤逆。
先生把生命中所有的不順心都歸咎到她和孩子身上,讓她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甚麼,是不是她害的。
她,活得很卑微,完全沒有力量。
她被困在這樣的婚姻中,無法跳脫。
我請她面對先生,她感到非常的害怕,對先生的害怕,讓她不敢說話,不敢忤逆,不敢做甚麼。
我花了不少時間,終於將她長久以來,壓抑在深處的憤怒釋放出來。
她覺得自己很善良,為什麼一直被欺負欺壓。我問她,是善良,還是害怕別人生氣?她說害怕別人生氣。
她受夠了先生的打壓欺負,受夠了母親的壓制操控,受夠了宗教的制約,受夠了當個聽話乖巧的人,受夠了無奈無力的人生,受夠了卑微的活著。
她真的受夠了,她想把自己找回來。
我跟她說,要把自己找回來,想要知道自己是誰,就必須要先把所有"不是"自己一個一個剝掉,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要這麼做,她必須要先開始叛逆。她可以不再默許人們欺壓她,打壓她,控制她,利用她。
我請她當個叛逆的女兒,她看著母親,告訴母親她想要做哪些事情,不願意做哪些事情,拒絕母親不合理的要求,她要如何開始做自己,不再當個聽話順從的女兒。
當她在為自己宣示時,尾椎痠痛不已。
我問她,內在是不是有個自己,不允許自己這樣做,她說對。那個自己擔心這麼做是不孝順,會有報應,不可以忤逆...很多的倫理道德制約不允許她這麼做。
我知道,她的內在有很多的衝擊和拉扯。一部分的自己想要掙脫這樣的人生,找回自己,做自己。另一部分的自己被宗教倫理道德綁架,很害怕這麼做會被指責,會被處罰或有報應。
這個拉扯,讓她的尾椎痠痛不已。
我將手上在她的尾椎,透過能量舒緩這個痠痛,同時在心中傳送安撫的話語給她。
她突然意識到一件事情,她說內在的自己害怕了沒有這些教條,制約,框架,那她是誰?一直以來,她都在這些宗教倫理道德教條下生活,她的世界是建構在這些教條裡,在這個世界裡,她有據可循,而這些教條定義了她是誰。
如果沒有這些教跳制約,那她的世界就會瓦解,瓦解了,她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對她來說,這非常的可怕,所以內在一直在抗拒。
我跟她說會害怕,會想要緊抓是正常的,這是必經的過程。沒有關係的,允許自己有這些感受,慢慢放掉這些教條。
接著,我透過提問的方式協助她質疑許多宗教的教條,信念,與制約。藉由我的引導,她開始意識到,原來,很多事情並非真的如此,並非真的如大家所說的。藉由這要的質疑,許多的框架和制約在鬆動瓦解了。
我跟她說可以在宗教裡叛逆,她說,她不想再去道場,不想再去上課了。
接著,我請她回到婚姻中,當一個叛逆的太太。她開始為自己畫下界線,並且有力量的告訴先生她不喜歡怎麼被對待,希望怎麼被對待,也開始拒絕所有不合理的要求,並且要求先生必須開始尊重她和孩子,她不允許先生再羞辱,欺負打壓她和孩子們。
結束後,她感到內在有了力量,她會開始嘗試為自己站出來,為自己發聲,拿回自己的力量以及自主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