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自己與檢討別人
- Jaline Chiu
- 2023年7月2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當我們碰到不如意或是不順心的人事物時,我們往往有兩種反應: 檢討自己或是檢討別人。
檢討自己的人無論是誰的錯,只要別人一生氣或不開心,馬上會道歉,覺得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或是不對,而讓別人不開心或是事情不順利。這樣的人會把過錯攬在自己的身上,覺得都是自己不好。也把別人的情緒攬在自己的身上,覺得自己有義務讓別人滿意開心。
永遠檢討自己的人害怕衝突,而忍氣吞聲,委屈自己,忽略自己的需求,努力維持和諧的關係。然而,他的快樂與否是建立在別人身上。別人開心,他就開心,別人不開心,他就不開心。
檢討別人的人無論是誰的錯,馬上撇清關係,將過錯推給別人,覺得是別人不對,害自己不如意不順心。這樣的人是因為害怕被指責,於是先發制人,把責任丟出去,這樣就不用承擔責任,要別人為自己的不順利負責。
檢討自己的人,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
檢討別人的人,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無論是檢討自己或是檢討別人的人,都源自於小的時候被錯怪,被誤會,被指責,被要求為別人的事情負責承擔責任,甚至,成為大人發洩情緒的對象。因為害怕被打罵,於是就會呈現將過錯攬在身上或是將過錯丟到別人的身上。
問題源頭是相同的,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
然而,無論在檢討別人或是檢討自己都是一種批判,指責,責怪,否定。這樣的批判指責,無論是對自己或是對別人都是一種傷害。對生命沒有幫助,只是會持續陷入受害者或是加害者的狀態,加深內在的怨恨與埋怨。問題,還是沒解決。
當我們遇到不順心,不如意或困境時,不是要去歸咎責任,檢討自己或別人,或是指責任何人。我們要做的是,自我覺察。
人性本善,沒有人或刻意要去傷害任何人,或是做壞事。我們往往只看到人們的行為,卻沒有意識到行為背後真正的動機。每個負面行為背後都有個受傷的自己,因為被傷害了,為了保護自己,做出傷害別人或傷害自己的行為。
自我覺察,就是看見我們行為背後的動機,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
譬如,我們在工作場合上總是被上司欺壓和責備:
自我檢討: 一定我很笨,辦事能力很差,做得不夠好,沒有能力,所以主管才會生氣。都是我的錯,如果我能力好一點,學歷高一點,聰明一點,就不會被責備被欺壓。
檢討別人: 明明是別人的錯,幹嘛指責我。都是XXX沒做好,都是XXX推卸責任,都是XXX的錯,害我被罵。我怎麼這麼倒楣,上輩子是欠誰的,幹嘛要受這種氣。
自我覺察: 被上司欺壓和指責給我帶來甚麼樣的感受和情緒?生氣?委屈?難過?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情緒?這些情緒來自於哪裡?是過去甚麼樣的經驗讓我有這樣的感受?我曾經被誰否定,指責,欺壓過?我是否有權威的議題?我是否害怕被指責?我是否不敢為自己發聲?為什麼要允許自己被欺壓被不公平的對待呢?
覺察情緒後,釋放情緒。接著,問問自己,這是我喜歡熱愛的工作嗎?如果不是的話,為什麼我要一直委屈自己做不喜歡的工作呢?我在害怕甚麼?為什麼不敢離開?
無論是檢討自己或是檢討別人,都沒有正視到自己內在真正的感受,沒有看見自己內在的狀態。如果沒有覺察到內在的狀態,就很容易一再的被挑起情緒,一再地陷入同樣的狀態,讓我們感到非常的無力,無奈,無法做甚麼,無法改變。
自我覺察,在於不指責任何人(包括自己),不歸究責任。而是,看看,我的內在怎麼了?為什麼會被挑起情緒?為什麼吸引這樣的人事物來到我的身邊?為什麼會顯化出這樣的情境?
自我覺察,沒有任何的指責,責怪,批判,而是,看見內在的狀態,改變內在的狀態。內在的狀態改變了,外在的狀態自然就改變了。
唯有自我覺察,我們才不再將責任丟給別人,要別人為我們的人生負責,或是攬下別的責任,逼自己為別人的人生負責。將別人的責任還給主人,允許每個人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將屬於自己的責任帶回來,允許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唯有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我們才不再將力量交給外在交給別人,要別人為我們的不如意負責。唯有如此,我們才真正的有力量,才能改變我們的人生,才能改寫我們的人生劇本,不用在困境中一再的輪迴。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非常共時,很好的提醒和引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