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有個溫柔的媽媽
- Liz Wang
- 2024年3月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4年5月8日
一位個案,乳房和子宮都有囊腫,雙手也長了汗皰疹。她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常常自我批判。活著對她來說,很辛苦,疲憊,無奈,很不想繼續活下去。
一開始,她感受到一股悲傷難過,讓她忍不住流淚。我請她持續去感受這股悲傷難過,她感受到悲傷的背後是害怕。她感到很害怕,身體都僵住。我牽著她的手,跟她說,我會陪著她一起走進去害怕中。
她說她很害怕說錯話,犯錯。我問她,說錯話犯錯會發生甚麼事情,她說媽媽會大聲罵人。
她說媽媽常常大聲罵人,常常讓她很害怕,受到驚嚇,整個人會凍住僵住。所以現在她只要聽到很大的聲響,就會很害怕。
媽媽非常情緒化,動不動就大發脾氣,大聲罵人。從小她就不斷地接受媽媽的負面情緒。而媽媽也常常批評她,指責她,辱罵她,讓她的自信心非常低落,覺得自己很糟,很差,不斷的自我批判。
為了逃離原生家庭,她甚至離開台灣到國外生活。
我請她看著媽媽,她的內在,對媽媽充滿了許多糾結的情緒,愛,恨,痛苦,憤怒,難過,悲傷,無奈,無力,心疼,不捨。
從小,從媽媽身上接收的情緒負能量,加上她對媽媽糾結的情緒,都壓抑下來,儲存在她的乳房和子宮,形成了囊腫。
我引導她將對媽媽糾結的情緒釋放出來。她說,父母其實也愛她,都會提供很好的物質生活。
我: 這真的是妳需要的嗎?
她: 不是。
我: 你的內在深處,真正渴望的是甚麼?
她: 有個溫柔的媽媽。
是的,她想要的不是這些物質的生活,而是,有個溫柔的媽媽,能夠被溫柔的對待著,呵護著。
她提到從小到大,都很愛哭,也不知道哭甚麼,常常就莫名地哭。我問她,是不是很容易接收別人的情緒與負能量。她說對。她常常傾聽別人的煩惱,大家都說她很好聊,因為她都一直傾聽。
我跟她說,因為從小她就是當媽媽的情緒垃圾桶,接收媽媽的情緒,長大後,也會不自覺地當身邊人的情緒垃圾桶。然而,這些負能量太多太巨大了,身體會承受不了,所以會透過哭來釋放掉從別人身上承接的情緒負能量。
而她對身邊的人們,會無止盡的付出,給予,照顧關心每個人,不斷地為別人做事情。而人們往往也不會感激她,或尊重她,反而把她的付出視為所以當然。
她忙著照顧別人,完全忽略了自己,把自己丟掉,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沒有人在乎她的感受,照顧她,關心她。她耗盡所有的能量,整個枯萎乾枯了。
我: 為什麼要無止盡的付出給予?
她: 因為,這樣他們才會喜歡我。
我: 所以你要付出給予才會被喜歡?
她: 對。所以我就要不斷的付出給予,讓他們可以喜歡我久一點。只要我一直給,他們就會一直喜歡我。
她意識到這是她唯一的存在價值,她擔心,如果她不付出給予,就沒有人喜歡她。然而,這也讓她活得很辛苦,疲憊,無奈,無力,很不快樂。
同時,她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失去了自己。
在不斷的付出給予的過程中,她有很多的委屈,生氣,埋怨,都壓抑下來了。而這些情緒能量都卡在她的雙手(不斷地付出,給予,為別人做),形成的汗皰疹。
我引導她將這些卡在雙手的情緒能量釋放出來。
因為從小被否定,批評,指責,謾罵,以至於,她很擔心自己做不好,犯錯,於是,不斷地檢視自己,檢討自己,鞭策自己,督促自己,要求自己要完美。這讓她時時刻刻都很焦慮,緊張,很擔心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
在療癒過程中,她不斷的自我批判,給自己貼標籤。我跟她說這都不是她,她不是笨,她不是不夠好,只是她的頭腦塞入了別人對她的標籤,以至於,她看不見那個真實的自己。
我引導她看見那個孤單,無助,委屈,害怕,受到驚嚇的小女孩。她看見那個小女孩在一個黑暗的空間,默默地流淚著。
她忍不住大哭,走過去將小女孩擁入懷裡。小女孩,在她的懷裡,邊哭邊說的內在的委屈,難過,害怕,孤單。她也不斷地安撫著小女孩,讓小女孩感到安心。
小女孩,終於等到她了,終於,有人理解她的感受。終於,有人溫柔地安撫著她。
小女孩,要的只是被溫柔地對待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