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感到窒息的婆家
- Liz Wang
- 2024年2月21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2024年5月8日
去年年底,一位個案因為疫苗引起的副作用來做個案,隔了將近一年,她再回來做個案,跟我說,那次的個案療癒後,疫苗引起的副作用明顯減緩,後來就慢慢消失了。
那次個案療癒過程分享文:
那次個案療癒,也讓她整個覺醒。她開始看清楚事實真相,也發現原來過去的美好,人際關係,也很多的虛假,都是編織出來的美好,都是幻象。
感覺就像粉紅泡泡破掉般,讓她無法招架。她無法置信過去所相信的都並非如表現看見的,頓時,讓她不知道該相信甚麼。
她說,醒來後,生命發生了很多的事情。她的先生整個陷入低潮,情緒低落,對生命感到窒息,很想逃離卻逃離不了。他跟她提出離婚,出國一陣子後,回來又決定要在一起。
但是先生的情緒還是低落,整個人沒有能量,沒有生命力。他在住家樓下弄個工作室,每天就是去工作,不然就是待在自己的工作室裡。完全沒有陪伴她和孩子,所有家裡的事情都交給她打理,完全不管家裡的事情。
先生表明他現在沒辦法,他需要自己一個人。但是,她一個人帶著年幼的女兒,甚麼事都要自己來,讓她壓力很大,也很孤單,覺得兩人之間的親密感不在了。
同時,她也被先生的情緒影響,變得非常低落,無奈,無力,沒有生命力。她也覺得自己被困住,感到窒息,無法好好地呼吸。
她很想幫先生,也很努力的幫先生從低潮中走出來,可是,無論她怎麼做,都無法幫忙到先生。先生,還是同樣的狀態。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她也提到婆家讓她感到窒息,婆婆掌控著他們全家所有的生活。先生必須做婆家的事業,先生並不喜歡,但是無法拒絕,他說他自己只是個工作的機器。婆婆把他們當小孩在控制掌控,舉凡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要管。之前連個案喝杯手搖杯,都被婆婆罵。婆婆還會在白天在跑到她家附近看老公的摩托車在不在,如果不在,就會被罵到處亂跑。
婆婆用各種方式,壓制,情緒勒索掌控著他們一家大小,要他們關乖聽話照做,不照做就會生氣,批評,指責,辱罵,情緒勒索。她提到公公有肺腺癌(肺主管呼吸,伴侶強大的掌控慾,會讓另一半有肺部呼吸的疾病),不只她老公感到窒息,她也很窒息。她覺得她跟老公都被困在婆家裡。
聽她描述完,我感覺先生並不是真的要逃離他現在的家庭,而是想逃離原生家庭,但是,又逃離不了,整個很窒息,所以選擇逃離他現在的家庭。
但是,根本的問題源頭還是在,即使他逃離了現在的家庭,還是情緒低落,沒有生命力,不快樂。
在婆家面前,她和先生總是退讓,屈就,配合,不斷的委屈自己,不斷的忍耐,忍氣吞聲,做牛做馬。我請她把多年來對婆家的埋怨,不滿,生氣,忍耐,委屈都釋放出來,說出來。
我: 為什麼要不斷的遷就,委屈自己?
她: 我很害怕,很害怕被指責,很害怕被批評,不是個好媳婦,大家會對指責我不聽話。
我: 那你不斷的屈就,忍耐,委屈,做牛做馬,婆家的人就不會批評你,不會指責你嗎?
她: 還是會,我發現,即使我和先生聽話照做,還是會被批評做得不對,做得不夠好。無論我怎麼做,做得再好,婆婆還是永遠不會滿意,還是永遠都做得不對,不夠好。
我: 那無論怎麼做,都還是被罵被批評被指責,那你的忍耐,委屈忍氣吞聲值得嗎?
她: 不值得。
她: 我曾試著表達自己,為自己解釋,可是,還是被罵被指責,我就不敢再表達了。
我: 為什麼需要為自己解釋,為什麼需要跟他們說?
她: 我想要得到他們的認同。
她看見了,為了要得到婆家的認同,喜愛,當一個好媳婦,她付出了許多的代價,這讓她很累很累。她不想要要再被婆家掌控,不想再遷就退讓了。
我問她怎麼樣的相處模式,會讓她感到舒服,不用委屈自己。她說她可以嘗試拒絕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想做,不會逼自己去做。她要開始拿回她的自主權,不再允許婆婆控制她的人生,開始為自己作主,即使這意味會被評不是個好媳婦,不孝順。
她不想再被"孝順","好媳婦"綁架了。
接著,我請她看著老公。對於老公的狀態,她很想幫忙,卻無能為力,感到挫折,無奈,無力,她不知道該怎麼辦。想要改變現狀,卻改變不了。
我請她先將內在的感受,無力,挫折告訴先生。她邊流淚邊訴說她的心情。
接著,我說先生是一面鏡子,反射出她的內在狀態。她從鏡中看見了甚麼?她看到,原來,她也是被婆家給困住,她也是無法逃離,無法拒絕婆家,無法做自己。她和先生,都是很聽話的孩子。而她跟先生一樣,也是情緒很低落,沒有生命力,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她看見,原來,她跟先生的狀態一模一樣,她也想逃離,只是先生用自己的方式逃離。
我跟她說,夫妻能量場是交織在一起的,會互相牽引。兩人的內在議題是相同的,只是顯現出來的方式不同。一方可能會直接顯現出來,另一方可能是壓抑著。
這就是為什麼她想要拉先生,幫助先生,卻幫助不了,因為,她也陷入同樣的困境。她真的需要拉的,幫助的,是自己。
我跟她說,婆家的部分,當她有勇氣拿回自主權,畫下界線,那麼,先生也會有勇氣拒絕婆家不合理的要求。
當她開始做自己,為自己而活時,先生也會開始為自己而活。
當她找到人生的意義時,先生也會找到人生的意義。
她不需要刻意幫助先生,為先生做些甚麼,她只要自我療癒,她改變了,先生,自然就改變了。
我跟她說,她現在需要回到自己的身上,先照顧好自己。我問她,她可以怎麼樣照顧自己,她說她也想要跟先生一樣有個工作室,是自己的空間釋放情緒,喘息,休息,充電。
我問她可以怎麼做?她說她可以把家裡的一個地方整理出來。她開始想像整理出這個空間,布置成她喜歡的樣貌,很舒服,穩定,令人安心的空間。有陽光,植物,她可以在這個空間不被打擾,釋放情緒,喝茶,看書,陪伴自己。這讓她感受到被滋養,被照護。
結束後,她說她原本以為先生是因為不愛她了所以才要跟她離婚。原來,問題是不在於他們的婚姻,而是,他們都被婆家困住了。這讓她鬆了一口氣,她說她會勇敢地拿回自主權,開始為自己而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