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關於金錢豐盛,重點在給出當下的動機及感受

  • 作家相片: Liz Wang
    Liz Wang
  • 2023年11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4年5月8日



我們常常聽到關於金錢豐盛的說法,要佈施,捐錢,給予,付出,做善事,這樣金錢能量才會回到自己的身上。


但是很多人不斷地做善事,捐錢,付出,為什麼還是匱乏?


把錢給出去,無論是消費,捐錢,給予,付出的行為不是重點,而是這個行為背後真正的動機或是感受決定了一切。


如果我們做這些行為的當下是開心的,就是純粹想要分享,那麼,能量就處於流動的狀態,那麼,金錢豐盛能量自然就會流動起來。


如果我們是被迫的,或是勉強自己,不是出於自願的,那麼,當下我們不會是開心的。此時,即使我們給出了金錢,能量或是卡住的,因為,我們投射出去真正的能量是:我並不想給出。


另一種是,被道德綁架,心存罪惡感而給出金錢,同樣也會讓能量卡住。



回想:


是否因為害怕被說自己小氣,而勉強自己請客或是給予?


是否因為害怕被說自私,而勉強自己給予?


是否曾經因為害怕別人的眼光,而勉強自己包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紅包?


是否曾經因為害怕被排擠,而掏錢出來和同事一起買東西送給同事或是主管(可是明明也不喜歡這個人)?


是否曾經被"好人"和"善人"給綁架,而勉強自己捐錢?


是否曾經被情緒勒索,不斷地在金錢上付出給予?


在這些情境中,我們給出金錢的當下是不快樂的,因為罪惡感或是道德驅使而勉強自己給出,但是內心並不是真正想要給予。


此時,我們在給出這個動作時,內心並不想給出,於是,外在行為和內在真正的感受產生拉扯,這個拉扯的狀態就讓金錢能量卡住,無法流動,無論當下給出的是小錢還是大錢。




給出多少錢不是重點,給予付出也不是重點,而是,我們給出當下背後真正的動機以及感受,投射出的能量決定了一切。




不要被道德綁架,不要被罪惡感驅使而給予付出。不想給出就不要勉強自己,逼迫自己給予。


內心真正想給予,想付出時再給出,那麼,內在外在的能量是一致的,自然,就會流動起來。能量越流動,自然就能夠吸引更多的豐盛能量流入。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曾經因為道德綁架或是罪惡感而給出金錢的經驗。


關於金錢信念清理以及豐盛顯化,歡迎報名參加金錢豐盛顯化工作坊。




照片是加拿大某連鎖咖啡廳的小費杯上貼了一個告示牌:


為什麼龍蝦不給小費?

因為他們是貝類(shellfish)

Shellfish諧音selfish (自私)

意指自私的人不給小費

透過人們的罪惡感來討小費




ree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當有不舒服的感受時,問問自己怎麼了

當內在有不舒服的感受升起,不去壓抑它,漠視它,或是告訴自己要轉念,不要想太多。 問問自己,怎麼了,為什麼有不舒服的感受,有什麼委屈在? 這些感受,往往是內在的提醒,告訴我們該如何善待自己。 Safina

 
 
 
懂事的小孩,也需要關注與愛

懂事的孩子總是把事情做好,不需要大人操心,但是,也是往往被忽略的那個孩子。 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因為體貼大人的辛苦,怕造成大人的困擾與麻煩,而不敢要求。 乖巧聽話的孩子,也需要關注與愛。 Safina

 
 
 

留言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