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療癒-不斷被媽媽及哥哥否定、打壓的痛苦
- April Zhang
- 2023年3月28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一位個案,有憂鬱症,之前甚至想要跳樓,隨著個案療癒,她開始從憂鬱症中走出來,不再想死,也變得更有自信,甚至開始鼓勵她的學生做自己,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她在大學裡教授會計課程,會計原本是比較死板的科目,然而,她透過玩遊戲,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能夠透過體驗的方式來理解課程內容。學生們都很喜歡她的課程,會特地來選修她的課。
她很喜歡教課分享,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在備課時有很強烈的抗拒感,很不想備課,也不開心。她提到,前幾天,媽媽朋友的孫子來家中作客,那個小男孩只有12歲,有自閉症,功課不好,但是很喜歡打籃球。
個案的哥哥聽到,跟小男孩說: 打籃球有甚麼用,你有能力成為國家選手嗎?當下,個案覺得很生氣難過,為什麼哥哥要跟一個12歲的小男孩這樣說,澆熄孩子的熱情。
我請她回到當下去感受。我問她聽到哥哥這樣說,內在是甚麼感受?她說好像一把刀劃入心中。我問她,是誰把這把刀劃入心中,她說是媽媽和哥哥。
原來,媽媽重男輕女,永遠都只看見哥哥。她很乖很聽話,希望得到媽媽的愛與關注。但是無論她怎麼做,都不夠好。為了要得到媽媽的關注,她努力念書,考好成績,期盼得到媽媽的肯定,結果媽媽卻罵她是書呆子。
即使她的成績成就比哥哥還優越,然而,在媽媽的心中,她永遠不如哥哥。
當初,她並不想念會計,但是哥哥逼她一定要跟他一樣念會計。不敢反抗的她就聽話去念會計。唸完後,她在國外留學還在國外考到執照,先前還在大公司任職過。
同樣念會計,哥哥的成就不如她。於是,哥哥處處在大家面前貶低她,諷刺她,否定她,批評她。不斷的打壓批評她來顯示自己比較厲害,媽媽也站在哥哥那邊一起否定她。
在家裡,她好渺小,好卑微,她相信了哥哥和媽媽的話,覺得自己很糟,不夠好,對自己非常沒有自信。然而,她又是對家裡付出最多的,不斷拿錢買禮物給媽媽,委屈自己配合家人,還成了家裡的工具人。
即使成了家裡的工具人,還是不斷的被哥哥媽媽打壓,這讓她很痛苦,很不快樂,最後,得了憂鬱症。
我讓她把這些年來的委屈,痛苦,憤怒都說出來發洩出來。接著我帶著她去看看媽媽和哥哥對她的批評,否定,貶低言語是否所實。她一個一個去看,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如同他們所說的。
她不再相信媽媽和哥哥對她所做的所有的批評和貶低,瞬間,她覺得鬆開了。我引導她療癒小時候的自己,同時,問她,如果重新再活一遍,不再受媽媽和哥哥言語影響,她會重新做甚麼不一樣的選擇。
她說她不會再努力地證明自己給媽媽看,她不會再把時間排得滿滿的,也不會因為休息而感到罪惡,覺得自己沒有生產力。也不會那麼地拼命,或是逼自己勉強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慢下腳步,累的時候會休息,也會給自己時間放空耍廢,開始對自己好。
她說如果重新再選擇一次,她不會念會計。她想要念類似透過物理原理來設計人體工學的家具,這是她一直非常有興趣的。她想要為老年人,殘障人士,或是有特殊需求的人們量身訂做設計適合他們身體狀況的家具。
她看到自己在為人們設計客製化的家具,這些家具給予人們許多的幫助。看到她能夠分享自己的熱情,幫助到人們,讓她感到很開心,很有意義。
接著,我請她感受備課時的抗拒感,找到抗拒感的源頭。她感受了一下說,因為媽媽一直把她的成就拿出去炫耀,只是在幫她撐面子而已。她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努力來的,為什麼媽媽要拿這個不斷的去炫耀,好像她的存在價值只是為了讓她有面子。
我引導她療癒了這個議題,接著再請她連結是否還有抗拒感,她說有。她感覺到班上有些學生非常喜歡她的課,很積極參與,也給出很棒的回饋。然而,有些學生心不在焉,只是不斷地划手機,考試成績也不佳,這讓她很氣餒,她已經盡心將課程設計得活潑有趣,她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怎麼做幫助到這些學生,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我問她,是否讓學生的表現來斷定自己是否是個好老師?她說對,她把自我價值放在學生身上。
我問她這些成績好的學生都有哪些共通點,她說她們都是真的很喜歡這堂課,很想要學得這個技能,在未來的工作上可以幫助到他們。
我問她這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有哪些共通點,她說這些學生很多是從內陸來澳門上課,他們其實沒有很想上這些課程,但是是必修課程。他們其實只是想拿到文憑後回家鄉繼承家業。他們只在乎那張文憑,並沒有真心想學習想上課。
看到這裡,她才意識到,原來,不是她不夠好,做得還不夠,而是,學生學習的動機決定了一切。
抗拒感沒了,備課時的熱情再次回來。
我接著問她,她現在可以怎麼開始在重拾她的熱情: 設計人體工學的家具。她說在澳門沒有這門課,她不知道該怎麼學。我問她,一定要透過學校才能學到嗎?她想了一下說,她可以上網研究,看影片學習,也可以去上一些木工,手作或設計課程。再結合她在網路上學到的,她其實可以自己嘗試做出成品。
她看到一開始做得很爛,沒關係,她再試一次,還是很爛,沒關係,再嘗試,幾次後,竟然可以用了,再多試幾次,經過實驗修改,成品越來越好。
她好開心,在這個過程中,她意識到,因為這是為自己而做,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或是得到別人的肯定,所以,她不需要做到完美,她可以慢慢來,嘗試,修改,實驗。
她笑得好開心,感動到眼淚都流出。
她說,她要開始為自己而活,開始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開始享受她的人生。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