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無所事事的生活
- Liz Wang
- 10月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10月29日
體驗無所事事的生活
年輕的我,是個工作狂,每天從早上工作到晚上,一個月只休兩天。午餐晚餐常常都在計程車上快速吃完。
拼命工作的我,腸胃都壞了,身體健康出了問題,每天累得半死。然而,我還是忽略身體的警訊,繼續硬撐下去,直到,在短短半年內,因為身體出現十公分大一公斤大的腫瘤去開刀,腳骨折裹著石膏半年多,還得了癌症,逼迫我不得不慢下來。
後來,走入自我療癒後,才發現,原來,我透過工作來逃避面對自己,麻痺內在的痛苦。同時,我也透過拼命工作來證明自己。
意識到這點後,我開始減少工作量,一個月大概只工作十二天。因為工作時間變少,多出了很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於是,我開始帶著老公小孩到出去玩。常常起床時,看著google map,選個沒有去過的地方,查看公車路線,說走就走。
心血來潮,就幫孩子學校請假,帶孩子到外縣市玩個幾天。
還在海邊租了一個度假小屋,一個月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度假小屋度假。
就這樣,我玩了好幾年,跑了好多地方。
看似活得多采多姿,很豐富的人生,然而,我卻沒有意識到我累壞了。
我常常覺得容易累,我以為,是因為接個案帶課程的關係。
直到,我搬來加拿大,才意識到,原來,我的精采人生,把我累壞了。
即使我減少很多工作時間,但是,我還是把時間排得滿滿的。除了工作,就是寫文章,看書,出去玩。
我一直忙著玩,看書,寫文章,去餐廳吃飯,把時間塞滿了,並沒有讓自己有留白的時間。
我以為,出去玩就是留白。
事實上,我並沒有真正的停下來。
我發現,原來,停下來,會讓我感到焦慮,所以會把時間塞滿。
會焦慮的原因是,內在還是覺得一定要做些甚麼,不能浪費時間,要把握時光。
即使在玩,也會擔心時間不夠用,所以就拼命地玩,一不出去玩,覺得渾身不對勁。
事實上,我只是把工作狂,轉成玩上癮。
同樣,都是上癮症。
而無法停下來,內在有個深層的信念: 我如果不做些甚麼,就沒有用,沒有生產力。
而這個信念源自於,童年時期,因為要照顧生病的媽媽,煮飯做家事,還要上學,所以每天很忙碌。只要事情沒做好,或是想休息,就會被罵,要一直很忙碌,才不會被罵。
因為很忙,我訓練了自己可以同時做很多件事情。因為可以同時做很多事情,上司同事常常把責任交付予我。
結果是,我累壞了。
在來加拿大的前半年,我整整生病了半年,直到來到加拿大,病才完全痊癒。
原來,我未曾停下來。
原來,我從來沒有給自己留白的空間。
原來,我把自己逼得很緊。
在加拿大,我們住得都市不大,算是很無聊的一個地方,沒甚麼好逛的。加拿大的消費非常的高,交通費用有很高,加上我們沒有車,所以,出去玩的選擇性很少。
加拿大也沒甚麼娛樂,就算有,也需要花很多錢。
因為我的工作時間不長,所以有很多多出來的時間。於是,我們常常在後院吃早午餐,下午泡咖啡泡茶配點心吃,曬太陽,聊聊天或是發呆。
我們住的這一區有很多的樹林,河流小溪,還有沙灘。所以,常常下午就出去散步,在河邊發呆,在公園躺在草地上曬太陽,散步回家剛好做晚餐。
生活步調整個慢下來,很慢很慢的慢活日子。
因為慢下來,我發現,整個人更放鬆,可以好好地呼吸。
因為不趕時間,沒有必須要做的事情,要去的地方,要見的人,所以,多出好多的時間。
不像以前,要把多出的時間填滿。
很多的時候,我就是散步,不然就發呆,放空,和家人一起吃東西聊聊天。
我發現,這樣無所事事的生活,很舒服,很放鬆,我很喜歡。
從工作狂到瘋狂的玩,我體驗夠了。
現在的我,正在體驗無所事事的生活。
必須說,我還蠻享受的。
But who knows,也許哪天體驗夠無所事事的生活,我可能又會想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照片為結冰的河。
你現在正在體驗甚麼樣的生活?你渴望體驗甚麼樣的生命?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