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孩子誕生時,如果這個家庭沒有讓他感受到溫暖,有安全感,被愛著的,那麼,內心深處對家就有極大的渴望,於是,就會一直尋尋覓覓找尋那個”家”的感覺。
- April Zhang
- 2023年2月18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一位個案,一直以來都把男人當物品看待。年輕時,她覺得這樣很好,但是現在她不想要再用同樣的方式對待男人,尤其是,她意識到自己的女兒似乎也是用同樣的態度看待男人,讓她很擔憂,不希望女兒重複她的模式。
她提到最近右肩會疼痛,右手臂會麻。一開始,我請她連結手麻的部位,她感覺不到甚麼。我問她,想要麻木甚麼樣的感覺?她想了一下說悔恨,我問她悔恨甚麼?她說不應該,我問不應該甚麼?她說愛一個人。
此時,她忍不住流下眼淚,我問她為什麼不應該去愛一個人,她說愛一個人很累。我請她看著每一段感情,重複了甚麼模式?她說她都把男人當物品,不喜歡就丟了,就換一個。我問她在這些感情裡面尋找甚麼?她說穩定感。我問妳找到了嗎?她說沒有。
此時,她意識到無論在在感情中,工作上,她一直都在換,即使在居住的國家,她也一直在換。她一直在流浪,無法穩定下來。穩定了,她又逃走了。內心深處,她一直在尋找一個家,但是尋尋覓覓一直找不到,她好累好累,渴望穩定下來,但是又害怕穩定下來。
我問她,如果穩定下來會怎麼樣?她說會很孤單。一直逃離,一直轉換,就不用感受到那個孤單感。
我請她看見那個孤單的小女孩,她看見大概六歲的她,揹著書包孤零零的一個人站在校門口,等待爸媽來接她,但是都等不到,只好自己一個人走回去。我問這不只發生一次對不對,她說對,她常常等不到父母。
她說父母忙於工作,她又是家中最小的,都沒有人陪伴她,她只能孤零零一個人陪伴自己,照顧自己。她很乖很貼心,為了不打擾爸媽,不吵不鬧,自己照顧自己。
但是,她很孤單。
小女孩成長在一個大家庭裡,那時是爺爺奶奶在照顧她。家裡總是很多人人來人往,很吵雜。小女孩站在屋子裡,即使人來人往,她還是感到孤單。她覺得這個屋子有點像公共場合,如同區公所般,赤裸裸的,沒有自己的空間。在這個家裡,小女孩感覺格格不入,好像是個外人。
此時,她意識到因為小時候在家裡格格不入,無法融入,所以無論在哪一段關係,工作,國家,她都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像是個外人般,所以她才會一直變動,找尋那個”家”。
我問她爸爸怎麼跟小女孩互動的,她說很少互動。都是她主動去找爸爸,想要跟爸爸聊聊天,撒嬌,可是爸爸的回應不是在應付她就是不耐煩。她感覺爸爸對她很冷漠,忽略她。被爸爸拒絕,想靠近爸爸但是卻一直被推開,讓她很難過很傷心。小女孩真的很渴望爸爸的愛,然而,她的示好卻得到冷漠的回應,讓她感到很失望,最後放棄了,不再嘗試了,她對爸爸的心關閉,情感切斷。
情感切斷,就沒有渴望,沒有渴望就不會失望,沒有失望,就不會傷心。
此時,她意識到她在感情中也是重複與爸爸關係的模式,都是她主動示好。然而,跟對方總是有個距離在,有距離似乎是比較安全,才不會受傷。不依附在一段感情,才不會被傷害。所以當她在一段感情裡穩定了,有依附感,她會開始逃離這段感情。
我請她感覺爸爸,為什麼一直在拒絕這個小女孩。她感覺到爸爸似乎刻意和小女孩保持距離,我問為什麼。她說因為她的出生(家裡最小的)給家裡帶來經濟壓力,加上她又不是爸爸期望中的男丁。
我請她回到她剛出生時。爸爸一看到她是女孩,一點也不開心,只說不是男生喔,就走開了。爸爸在那個時候,就切斷與女嬰的連結。小女嬰當下覺得自己是不被歡迎的,不被喜歡的,不被愛著的。媽媽有給她一些愛,但是媽媽要工作還要照顧其他小孩,很忙,也沒有給她很多關注。
誕生在這個家,小嬰兒的她感受不到溫暖,溫度,感受不到被接納,被愛著的。對她來說,這不是家應該有的感覺,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她一直在尋尋覓覓尋找那個”家”。
我請她抱著那個小嬰兒,呵護著小嬰兒,給予小嬰兒渴望的愛與連結。她抱著小嬰兒安撫著小嬰兒,她說小嬰兒想要喝母奶,我請她餵小嬰兒母奶,透過母奶讓小嬰兒感受到愛與連結。
接著我請她當這個小嬰兒的媽媽,為小嬰兒布置一個溫馨舒適的嬰兒房,布置後,她抱著小嬰兒在這個空間呵護著,照顧著,養育著小嬰兒。她說小嬰兒似乎很餓,一直很渴望喝母奶。我請她繼續餵小嬰兒喝母奶。
我問她媽媽是不是沒有餵她母奶,她說對。我說這就是為什麼她其實渴望有依附感,但是又害怕有依附感,因為她未曾有依附感的連結。我跟她解釋嬰兒一出生需要依附在父母身上,因為必須透過父母嬰兒才能生存。而這個依附感如果建立起來了,孩子就會有安全感。依附感沒有建立,安全感就不在。此時,嬰兒在透過喝母奶建立這個依附感與連結。
她感覺到嬰兒在她乳房喝著母奶,赤裸裸的肌膚觸碰著,很溫暖,很安心,是個很奇妙的感覺。我問她她的性關係是平衡的嗎?是否感受到愛?她說不平衡,一直以來在性關係上她也是把男人當物品,對她來說,性只是在發洩而已。
我跟她解釋,因為小嬰兒未曾被真正的擁抱著,未曾與父母有親密的肌膚觸碰感覺,所以潛意識下很渴望被觸碰,被擁抱,長大後,會透過性關係投射出這個渴望。然而,小嬰兒未曾真正擁有過,所以不知道該如何擁有親密肌膚觸碰的關係,在性關係上,只是把對方當成物品。
我問她陰道是否會容易感染發炎,她說對,常常好了又復發。我解釋說因為這些不平衡的性關係,只是純發洩,而不是透過愛發生的,這樣不平衡的能量就會卡在陰道,造成陰道感染發炎。我說等到她療癒了自己,能夠真正感受到透過愛來感受性,那麼,卡住的能量就鬆開,陰道感染發炎就自然痊癒了。
我請她繼續餵母奶,同時溫柔撫摸著小嬰兒的肌膚,建立依附感與深刻的連結。小嬰兒喝完母奶,很滿足,安心地在她的懷裡睡去了。我說小嬰兒此時再次重新出生,透過妳而再次誕生,從現在開始,溫柔地呵護著小嬰兒,給予小嬰兒滿滿的愛,陪伴小嬰兒長大。
我請她再次來到小女孩,再次問問小女孩可不可以抱抱她,這次小女孩沒有拒絕她了,她飛奔過來抱著她。小女孩渴望這個擁抱渴望很久了,一直以來,都沒有人真正的擁抱過她。
接著,我請她當小女孩的媽媽,用小女孩希望的方式呵護小女孩,照顧小女孩,養育小女孩,陪伴小女孩長大。
結束後,右手麻的感覺消失了。原來,這個麻是在提醒她她正在麻痹某個情感。我也給她一些方法讓她能夠自我療癒。
家,不在外面。家,就在我們的心中。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