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療癒,是為了撫平過往的傷痛,讓這些夢魘不再折磨我們,不再受苦。
將所有遮蔽真實自己的外衣,一層一層褪去。
看見自己,找回自己,將自己一片一片拾回,不再破碎,成為完整的自己。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所有文章


女兒教會我該如何當個父母。
某天,女兒跟我抱怨。 女兒: 為什麼我小的時候你都要逼我吃我不喜歡的食物? 我: 我不知道。 女兒: 為什麼現在就不會逼我吃? 我: 我不知道。 女兒: 你回答我啊!為什麼? 我: 我現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想想再回答你。 當天晚上 我:...


我們對於我們崇仰或是崇拜的人,都很渴望跟對方一樣,然而,這些特質以及潛力我們內在都已經擁有了,只是尚未被我們看見
我們對於我們崇仰或是崇拜的人,都很渴望跟對方一樣,擁有對方的特質,活出對方的生命。 然而,這些特質以及潛力我們內在都已經擁有了,只是尚未被我們看見,而投射在我們景仰的人們身上。 在療癒師培訓課中,我會一再提醒學員: 你們不是要成為我,也不是要成為某某老師或大師。你們無需複製...


我們往往不願意承認自己內在的黑暗面,於是,壓抑,漠視,批判內在的黑暗面向。
"每個人都有黑暗面。好人格的定義不在於保持在良善,微笑和好脾氣的完美無瑕的人生,而是,願意看見內在深處最瘋狂的自己,情慾,貪心,忌妒和羨慕。完整真實的自己。" 我們往往不願意承認自己內在的黑暗面,於是,壓抑,漠視,批判內在的黑暗面向。...


為什麼我們允許長輩干預我們養育孩子,為什麼我們無法作主?
養育孩子過程中,往往因為觀念和養育孩子方式與長輩不同,而產生非常多的摩擦。長輩插手干預,甚至要晚輩聽從,往往讓人感到挫折無奈。 似乎,我們無法為自己作主。 此時,我們需要思考,為什麼我們允許長輩干預我們養育孩子,為什麼我們無法作主?...


沈睡 vs 覺醒
沈睡時:沒辦法;不可能 覺醒後: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無窮的可能性 沈睡時:內在匱乏 覺醒後:內在豐盛 沈睡時:聽從權威 覺醒後:聽從內在聲音 沈睡時:崇拜大師師父 覺醒後:臣服於內在大師 沈睡時:向外討愛 覺醒後:愛自己 沈睡時:要別人為我們的人生負責...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 "不斷批判孩子,不會讓他停止愛你,只會讓他停止愛自己。"
最近跟圖書館借了一本書: Girl In Pieces(沒有中文譯本,我把它翻譯為支離破碎的女孩)。這本書在講一個17歲的少女,父親自殺,母親對她家暴,她最後流落到街頭,在垃圾桶找食物吃,和其他流浪漢搶奪睡覺的地方,被性侵,差點被強迫接客。...


做回真實的自己,點燃內在的神聖之光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道光, 要點燃那道光,我們必須做回真實的自己。 不要害怕做自己,不要害怕展現自己, 讓那道光自內在深處閃耀出來。 當每個人內在的神聖之光在發光發亮, 照耀這個世界,那麼,天堂就發生了。 ~Safina~


關於更年期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兩次體質的改變,青春期和更年期。無論是青春期或是更年期,身體轉換期間,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特別是更年期,身體的不適感讓人無法忍受,更是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只能透過看醫生服藥來舒緩不適感。 為什麼更年期會有這些不適的症狀?真的一定要看醫生服藥嗎?是否一定...


愛,不是忍耐,不是委屈自己,不是犧牲奉獻。
愛,不是忍耐,不是委屈自己, 不是犧牲奉獻。 那樣的愛,是有條件的愛, 期盼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得到愛。 愛,是忠於自己的心。 真正的愛,是自由的,自在的, 沒有限制的,能夠真實的做自己。 ~Safina ~


憤怒的背後
憤怒的背後, 往往隱藏著很深的悲傷與委屈。 這些悲傷與委屈,需要被穩穩地接住著, 被耐心地陪伴著,被溫柔地呵護著, 直到這些悲傷和委屈都被療癒了, 憤怒,自然就消融了。 ~Safina ~


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將我們內在小孩的狀態呈現給我們看,幫助我們療癒童年創傷。
不久前,有三個星期之久,我的後頸椎非常的疼痛,頭一轉動就痛。整個氣血堵住,有的時候,頭也開始脹痛,睡眠品質變差,整天都很不舒服。 頸椎疼痛背後的議題來自於一直在用意志力硬撐,硬撐久了,就變僵硬疼痛。但是我一直想不出來在現在的生命裡,有甚麼需要我硬撐的事情。我知道有個很深的議...


關於懷孕
懷孕,本該是喜悅神聖的一件事情。然而,因為社會集體意識許多的關於養育孩子的信念,讓我們對於生養下一代有許多的恐懼。而這些恐懼,會從受孕過程就開始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不孕症 如果我們遲遲無法自然受孕,就要想想為什麼想要生孩子?必須要很誠實地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生孩子背後真...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