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療癒,是為了撫平過往的傷痛,讓這些夢魘不再折磨我們,不再受苦。
將所有遮蔽真實自己的外衣,一層一層褪去。
看見自己,找回自己,將自己一片一片拾回,不再破碎,成為完整的自己。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所有文章


療癒,是走入內在的旅程。
在這趟旅程中,有酸甜苦辣,有辛苦,有自在,有痛苦,有開心,有悲傷,有喜悅。 時而快,時而慢,有時停在原地打轉。 有的時候往前跑得很快,有得時候,又被打回原點,有的時候,又再次跌入谷底。 有的時候,我們很清楚自己的路,知道要往哪個方向走。有的時候,我們會迷失,迷惘,失去方向。...


學校和社會不曾教導我們,卻是最重要的事情
生命中, 學校和社會不曾教導我們, 卻是最重要的事情: 傾聽內在的聲音 做自己 活出真實的自己 為自己而活 ~Safina ~


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
台灣人過敏體質節節升高,飽受皮膚癢之苦。打針吃藥卻只能控制,無法根治,而藥物裡的類固醇也給身體帶來不少副作用。 為什麼台灣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居多呢? 身體的毒素(無論是藥物,情緒或是飲食的毒素)都會透過汗液和尿液排出。台灣由於完善的健保制度,就醫拿藥都只負擔少許的費用...


異位性皮膚炎/皮膚過敏
皮膚,是我們與外界接觸的媒介。如果,外面的世界(社會)對我們來說是不安全的,不友善的,那麼,我們就會對外界的人事物感到"過敏",皮膚就會產生過敏的症狀。 皮膚,也是自我與人們的一道防線。如果,我們無法劃下界線,讓人們對我們予取予求,情緒勒索,那麼,別人的能量場就持續的侵略(...


不再委屈自己討好別人,不再勉強自己維持一段不平衡的關係,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仁慈與尊重。
打不是情,罵不是愛。 忍耐不是美德,犧牲不是偉大。 愛不是包容所有不尊重我們的言語以及行為。 不再委屈自己討好別人, 不再勉強自己維持一段不平衡的關係, 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仁慈與尊重。 ~Safina ~


成為父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拉扯,擔憂,害怕,恐懼,衝突,讓我們無法好好享受親子關係。 而我們往往不自覺地將內在的恐懼害怕擔憂投射在孩子身上,讓我們不自主地想要掌控孩子,期望孩子活出我們理想中的樣貌。 然而,這些控制,擔憂,期望,只會讓親子關係更加的緊繃拉扯,只會讓孩子逃離...


孩子,總是幫助我看見自己,讓我有機會療癒童年。
幾天前,和兒子老公去風景區玩。在入口處,有一隻黃虎斑貓咪,兒子走過去摸摸了他,看到他雙腳因皮膚病而掉毛,感到很憂心,很怕他死掉,一直拜託我們帶他去看醫生。 我跟兒子解釋,我們現在在離市區很遠的地方,我們沒有車子也沒有籠子,無法帶他去看醫生。並跟兒子說貓咪只是皮膚病不是嚴重的...


我們可以決定要讓誰留在我們的生命裏
我們無法改變身邊的人們 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要讓誰留在我們的生命裏 ~Safina ~


聖母瑪麗亞的生日
今天(9/8)是聖母瑪麗亞的生日。 四年前,我曾經短暫傳訊過聖母,再次讀到當時傳訊的文章,還是很感動,和大家分享。 聖母說: "所有的紛爭,衝突,分裂源自於恐懼。而恐懼,源自於對愛的渴望。" "當一個孩子,還在脆弱階段,需要父母的愛灌溉滋養。當他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時...


停下來問問自己:這是否是我的熱情所在?
我們常常忙於做所謂‘應該’做的事情, 走在所謂’對‘的道路上, 而忘記停下來問問自己: 這是否是我的熱情所在? 停下來,傾聽我們的心, 讓心成為我們的導航, 引領我們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 ~Safina


要求孩子要獨立,要堅強,要勇敢,只會讓孩子的內在有更多的恐懼害怕,孩子,會更沒有力量。
小的時候,當我們碰到困難,挫折,害怕時,大人總是告訴我們要勇敢,要堅強,要獨立,不可以哭,不可以軟弱。 然而,當下我們的恐懼害怕並沒有被照顧到,情緒沒有被接住,沒有被支持,於是,我們必須把這些害怕不舒服的感受壓下去,強迫自己堅強,強迫自己勇敢,強迫自己獨立,強迫自己去面對。...


用愛灌溉長大的孩子
用愛灌溉長大的孩子, 會生出強大的內在力量, 來面對生命中的挫折與困境。 ~Safina ~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