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療癒,是為了撫平過往的傷痛,讓這些夢魘不再折磨我們,不再受苦。
將所有遮蔽真實自己的外衣,一層一層褪去。
看見自己,找回自己,將自己一片一片拾回,不再破碎,成為完整的自己。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所有文章


拿回人生自主權,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活出自己。
我們的生命不是為別人而活, 而是要活出自己的生命藍圖。 無需向任何人交代我們的生活方式, 無需得到別人的認同與肯定, 無需為了活出自己而感到抱歉。 拿回人生自主權, 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活出自己。 ~Safina ~


四階學員分享,在伴侶關係的清理中,對方所有的缺失,其實是自己內在的黑暗面。
這個世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生命中,所有的發生,都是我們內在的投射,而顯化出來的情境。 當我們不喜歡生命中的發生,那麼,就必須回到我們內在,看看我們內在怎麼了,為什麼會創造出讓我們不舒服的外境。 因=內在狀態,果=外境發生 改變內在狀態,外境自然就改變了。...


孩子教會我的事情-孩子必須要經歷生命不同的面向,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
女兒小學時期曾經經歷自學,實驗學校和自學團體。真正在實驗學校的時間只有一年半而已。 女兒國中時,決定要去上學,因為她想要體驗學校生活。她抽中了一所實驗國中,本以為實驗國中比較開放,比較不會在課業上有壓力。然而,在國中開學第一天,老師就開始強調三年後的會考的重要性,要孩子們好...


一位已經上完療癒師培訓課三階課程的學員,沒有打疫苗,分享如何從確診裡靠自癒力痊癒。
來上過療癒師培訓課的學員,在上完課之後,慢慢減少服用西藥,採用中藥。也有不少學員上完課後完全不用西藥,甚至連中藥都不吃了。生病時,就自我療癒,看看內在有甚麼樣的議題顯化出了病痛,同時仰賴自身的免疫力和自癒力,完全不用藥物就可以痊癒。...


當我們在做自己時,就無需跟別人競爭。因為,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能夠成為我們,只有我們自己能夠成為自己。
社會學校,把我們放在同一個模子裡,不斷的雕塑我們,把我們塑造成所謂社會認可的"正常人"。 如果我們"不正常",學校社會就會努力的把我們塑造成正常人。 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特質被磨滅,熱情被澆熄,獨特性被掩蓋。我們被放在框框中,在框框中當個正常人,和大家做同樣的事情,過同樣的生...


"我是為你好"是真的為你好嗎?
從小到大,父母師長親友身邊的人往往以"我是為你好"來希望我們聽從他們的建議,照他們的方式去做。 而我們可能會害怕對方生氣,讓對方失望或難過,即使我們內心不想聽從,我們還是會忽略自己的感受而照對方的方式去做。 然而,這與我們內在真正想做的有衝突,讓我們感到不太舒服,但是又不知...


療癒十三歲一直在求救,卻沒有人看見或聽見在求救的自己。
不久前,女兒跟我說,班上來了一個轉學生,是重度憂鬱,會自殘,手上都是割痕。隔壁班的一個同學手上也都是滿滿的割痕。當天在跟朋友說到這件事情時,朋友提到鄰居的小孩,同樣也是國二生,手上也是割痕。 這三個孩子,都是國二生,都只有十三歲,都還只是個孩子。...


我們只能和與我們匹配的能量共振,不同頻率是無法共振的。病毒,亦是如此。那為什麼我們會和病毒有相同的頻率?
世間萬物都是由能量組成的,包括我們的人體。而每個人的能量都有獨特的振動頻率,我們只會吸引和我們同樣頻率的人事物來到我們生命中一起共振。 我們只能和與我們匹配的能量共振,不同頻率是無法共振的。 病毒,亦是如此。 當我們人體被病毒入侵,那是因為我們內在某些能量跟病毒的能量是相同...


一位上完療癒師培訓課四階的學員分享,打破,拆除來自於社會集體意識的框架,放下所有的應該不應該,輕鬆不用努力的過生活。
生命中,有太多的應該與不應該,太多的一定要,往往讓我們感到窒息,無法喘氣,無法真正的放鬆,也就無法好好的享受生命。 療癒師培訓課從一階到四階,將這些來自於社會集體意識的框架,制約,一個個打破,拆除,放下所有的應該不應該,允許我們能夠輕鬆不用努力的過生活。...


我們一生都不停地在證明自己,證明自己夠好,值得被愛,有價值。
為了證明自己夠優秀,夠棒,我們努力念書考好成績,上好大學。出社會後,找份好工作。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厲害,不夠棒,於是,努力的進修拿證照,拼命地往前跑,深怕被淘汰。 為了證明自己夠美麗,夠迷人,我們努力的減肥,拼命的健身,購買美麗的衣物飾品來點綴自己,讓自己看起來...


語言,不是唯一與人交流的工具。有的時候,過多的言語反而是阻礙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為,我們會專注在言語上,卻忽略了心靈上的交流。
當我們在與人們相處時,總是覺得要說些甚麼,做些甚麼,沉默時會感到不安,尷尬,於是,要努力擠出一些話來打破沉默。 然而,在說話的同時,我們又會擔心怕說錯話,怕傷到別人,或是不禮貌,於是,總是要思考過才說出口。又或者是,我們很想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害怕別人會生氣,或討厭我們,...


當我們想要成為別人時,就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很努力地成為別人,這讓我們活得很辛苦,很賣力,很疲憊。然而,當我們不再努力成為別人,而是,做自己,那麼,就無需努力辛苦地追求這些"不是"我們的東西
一位個案在個案療癒結束後提問關於運動,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個案: 我最近開始運動,運動完後真的很舒服。可是有的時候我會沒動力,因為早上要提早起床做運動,有時會起不來。 我: 想做就做運動,不想做就不要做啊。 個案: 可是我覺得要持續做運動,要持之以恆。 我:...
bottom of page

